
參加2019年房地產估價師考試的考生,想必已經開始準備學習了,我們整理了《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科目練習題,配套以對應的知識點講解,幫助大家掌握知識。建設工程教育網教學專家提醒大家,提早備考直達更有保障!
房地產估價師試題講解:房地產損害賠償的需要
【例題1-1】某辦公樓工程基礎施工中,造成鄰近一幢住宅樓出現一定程度的門窗變形、墻體開裂和基礎不均勻沉降等。該住宅樓總建筑面積5500m2,共60套住房,有60戶居民。經評估,該住宅樓在未受損狀況下的市場價格為6000元/m2,平均每套住房的市場租金為2000元/月,在受損狀況下的市場價格為5200元/m2;如果對該住宅樓進行修復,修復工程費為180萬元,并需要居民搬遷和在外臨時安置6個月,搬遷費平均每戶每次1000元,臨時安置費平均每戶每月2000元;該住宅樓即使修復后,也會因曾受損使人們心理減價3%。
計算:
①該住宅樓在不修復情況下的價值減損額;
即受損前后的市場價格差:
(6000-5200)×5500=440.00(萬元)
②修復所能帶來的價值增加額;
修復后前的市場價格差,即:
[6000×(1-3%)-5200]×5500=341.00(萬元)
補充:受損后,和修復前,是一個時點,一個概念。
③修復的各項必要費用;
包括修復工程費、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即:180+0.1×2×60+0.2×6×60=264.00(萬元)
④該損害在經濟上是否可修復;
比較修復的必要費用(成本)與修復的價值增值(收益)。如前者≦后者,可修復;反之,不可修復。
因為修復成本264萬元<修復所能帶來的價值增加額341萬元(修復收益),在經濟上可修復。
⑤該損害造成的相關經濟損失額;
房地產價值減損(本例為修復工程費和修復后的價值減損額)之外的直接經濟損失額,包括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即:
0.1×2×60+0.2×6×60=84.00(萬元)
⑥該損害造成的總損失額;
修復的必要費用和修復后的價值減損額,即:
264+0.6×3%×5500=363.00(萬元)
⑦如果由損害方修復,則損害方除修復外,平均還應給予每戶的賠償金額。
給予每戶的賠償金額包括搬遷費、臨時安置費和修復后的價值減損額,或者總損失額減去修復工程費后的余額,即:
0.1×2+0.2×6+0.6×3%×5500÷60=3.05(萬元)
本例題作為選擇題,以及計算題的考點,要注意:
不修復情況下的價值減損=損壞前后的市場價差
修復帶來的價值增加額=修復后前的市場價值差
損害經濟上是否可被修復,修復的必要費用小于修復后的價值增加值(成本效益原則)
損害造成的相關經濟損失,主要是搬遷費和臨時安置費
總損失額=修復必要費用+修復后的價值減損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