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1 15:11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多年來,建筑企業(yè)的資金缺乏已經成為了建筑企業(yè)快速發(fā)展的一大重要癥結。而導致企業(yè)資金缺乏的原因有很多,如:材料成本增加、市場和國家政策的變化等。但是從我看來,根本性的問題確實工程價款結算上的。我們在上述闡述的工程價款結算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對現有的結算方式進行分析。目前工程價款結算方式主要是按月結算、分段結算和工程竣工結算等來進行的。
第一,市場管理不規(guī)范,企業(yè)間拖欠價款現象嚴重
目前建筑市場的管理較處于一個混亂的狀態(tài),而工程價款結算工作往往涉及到諸多方面且手續(xù)十分復雜。同時各部門的監(jiān)察、監(jiān)控力度不夠,工作效率不高,且國家政策不夠健全等等原因,都導致了拖欠工程價款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第二,背離了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的原理
我們大家都知道,建筑產品同樣是具備商品的一般屬性的。而商品的使用價值可以依托它的價值在市場中進行等價交換,而交換價值卻要通過使用價值來得以實現。但是建筑產品的分項工程它還只是出于商品的生產階段,還不具備商品的使用價值,故未進入市場流通領域。
第三,工程價款結算中存在著問題
商品銷售收入的多少,我們不僅要考慮價格的因素外,還要考慮商品銷售的數量。在建筑產品中,分項工程只是一個半成品,它要在其基礎上繼續(xù)加工,校驗完工后才能最終成為一個具有使用價值的商品。所以在對分項工程進行結算時,勢必要進行估算其利潤,存在著較大的誤差是難以避免的。這種情況下的工程價款結算往往是不準確的。
第四,建筑企業(yè)資金運營管理機制不合理
建筑企業(yè)作為獨立的建筑商品生產者,對工程建設資金的運用應具備自主的權利,F行建設工程價款結算辦法規(guī)定:建設工程由承包單位自行采購建筑材料的,發(fā)包單位可以在雙方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后按年度工程量的一定比例向承包單位預付備料資金,但是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已名存實亡,失去了應有的效力。使得工程造價比原有的工程造價高出很多,導致企業(yè)的整體運作出現問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