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9 11:32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隧道工程的濕漬和滲水應按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滲漏水檢測。
2、隧道上半部的明顯滴漏和連續(xù)滲流,可直接用有刻度的容器收集量測,或用帶有密封緣口的規(guī)定尺寸方框,安裝在規(guī)定量測的隧道內表面,將滲漏水導入量測容器內,然后計算24h的滲漏水量,標示在“結構內表面的滲漏水展開圖”上。
3、若檢測器具或登高有困難時,允許通過目測計取每分鐘或數分鐘內的滴落數目,計算出該點的滲漏量。通常,當滴落速度3滴/min~4滴/min時,24h的滲水量就是1L.當滴落速度大于300滴/min,則形成連續(xù)線流。
4、為使不同施工方法、不同長度和斷面尺寸隧道的滲漏水狀況能夠相互加以比較,必須確定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標準單位。滲漏水量的單位通常使用“L/(m2·d)”。
5、未實施機電設備安裝的區(qū)間隧道驗收,隧道內表面的計算應為橫斷面的內徑周長乘以隧道長度,對盾構法隧道不計取管片嵌縫槽、螺栓孔盒子凹進部位等實際面積。完成了機電設備安裝的隧道系統(tǒng)驗收,隧道內表面積的計算應為橫斷面的內徑周長乘以隧道長度,不計取凹槽、道床、排水溝等實際面積。
6、隧道滲漏水量的計算可通過集水井積水,檢測在設定時間內的水位上升數值,計算滲漏水量;或通過隧道最低處積水,檢測在設定時間內的水位上升數值,計算滲漏水量;或通過隧道內設量水堰,檢測在設定時間內的水流量,計算滲漏水量;或者通過隧道專用排水泵運轉,檢測在設定時間內排水量,計算滲漏水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