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與通道、涵洞連接處理方法
通常先修通道、涵洞,再修筑兩側路堤。一般通道、涵洞不采用樁基礎,因此,因通道、涵洞比路堤小,會產生不均勻沉降小,其自身沉降導致積水、淤塞、破壞等喪失使用功能。涵洞能夠允許多大的沉降量難以一概而論,但如不超過下表的沉降量,不會造成涵身的破壞。
1、預壓法(反開槽法)
先填筑路堤,利用路堤荷載,對通道、涵洞處軟土地基進行預壓,使地基發(fā)生固結沉降。待沉降穩(wěn)定后,再開挖路堤,修筑通道或涵洞。此法常常與超載預壓、鋪筑砂墊層、砂樁、排水板等結合使用,以加快軟基沉降,縮短預壓時間,提高預壓效果。
另一種常規(guī)做法是先修通道或涵洞,再修筑路荃。同時,在修好的通道或涵洞內填滿土方,使其得到預壓,待沉降穩(wěn)定后,挖除通道或涵洞內的填土。此法起到預壓效果,還避免了反開槽,可以消除不均勻沉降,但不能減小通道或涵洞的地基沉降。因而,此法適用于地基沉降量不大于通道或涵洞的允許沉降量,否則會導致通道或涵洞的破壞。同樣,通道或涵洞預壓期間的人車通行必須另行考慮。
2、支承樁法
當工期緊,預壓法難以實施時,并且地基沉降量又較大,超過了通道、涵洞沉降允許范圍,應采用支承樁法來處理。
3、預留拱度法和擴大斷面法
此法對消除不均勻沉降不起作用,只能保證通道、涵洞不致因沉降而失去使用功能。
排灌涵還可采用擴大斷面法,允許涵洞下沉,雖喪失部分過水斷面,但仍能保證涵洞過水。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