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安全文明 > 正文

安全文明專業(yè)資料:混凝土泵車分動箱不切換故障的處理要點

2016-02-24 16:48  來源于網絡  【  【打印】【我要糾錯】

  混凝土泵車分動箱不切換故障的處理要點有哪些?

  1、混凝土泵車分動箱切換原理的簡單介紹

  混凝土泵車是在載重汽車底盤上進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盤上安裝有運動和動力傳動裝置、泵送和攪拌裝置、布料裝置以及其它一些輔助裝置。混凝土泵車的動力通過動力分動箱將發(fā)動機的動力傳送給液壓泵組或者后橋,液壓泵推動活塞帶動混凝土泵工作。然后利用泵車上的布料桿和輸送管,將混凝土輸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離;炷帘密嚨陌l(fā)動機除了驅動泵車行駛外,也用來驅動泵送機構、攪拌機構及布料機構等工作裝置。

  混凝土泵車各工作裝置的動力來源于汽車發(fā)動機。在混凝土泵車工作時,汽車發(fā)動機的動力通過變速箱傳給分動箱,再經過分動箱切換后傳遞給各液壓泵或底盤后橋。當司機發(fā)出切換到泵送位的指令時,氣動電磁閥控制分動箱上的氣缸推動撥叉,撥叉再推動分離齒輪切換到泵送位置,同時切斷通往后橋的動力,使汽車處于駐車狀態(tài)。反之,切換到行駛位置。

  2、故障現象及故障分析

  我公司有一臺普茨邁斯特機械(上海)公司產的BSF36.09泵車,一次在工地施工結束后,準備收工時,忽然發(fā)生了全車的液壓系統(tǒng)全部無壓力的故障,感覺分動箱的輸出動力在行駛位置上,當司機發(fā)出切換到泵送位置指令時,看到撥叉桿端頭能夠縮回,但是分動箱內的分離齒輪就是不離開行駛位置,因此該齒輪也不會切換到泵送位置。雖然已經收回了臂桿,三只支腿已提起,但是支腿還未徹底收回。最令人頭痛的問題是,還有一個前支腿完全支承在地面上,上面壓著1/4左右的車體重量,接近10t的重力壓在該支腿上。如果不解決該問題,即使泵車能行駛,也無法從工地開回公司。

  3、泵車支腿問題的處理

  分析泵車支腿液壓系統(tǒng)原理,發(fā)現泵車的每個支腿液壓缸都帶雙向制動閥保護,即使拆下供油油管,也無法將油缸無桿腔中的液壓油放出,而且雙向制動閥接在液壓缸無桿腔進油口上,在不拆下雙向制動閥的情況下無法拆開,就收不回支腿。只有在雙向制動閥上想辦法了,泵車的支腿液壓系統(tǒng)原理圖如圖1所示。

  在支腿上的雙向制動閥(零備件手冊上未詳細介紹該雙向制動閥的結構)上有一個大號螺帽,分析雙向制動閥是由兩個可控單向閥組成的,該螺帽是其中的一個,讓人試著用扳手松開螺帽,有液壓油滲出。當松到三、四圈時,該可控單向閥被噴射出來,值得慶幸的是操作人員有所準備,將身體躲開了,未造成人員傷害。最終用撬棍等將該支腿收起,并用鐵線將其加固,也采用類似的方法將其它三個支腿收回合攏。

  總結處理這次故障的經驗,應該用千斤頂將支腿臂頂起,將油缸內的油壓釋放掉,再拆雙向制動閥,就不會有危險了。

  4、修理分動箱的方法和過程

  將泵車停好后,拆掉分動箱前、后的順軸。用手拉葫蘆將帶有主泵的泵組吊住,拆下該泵組,再將臂架和支腿泵拆下。卸下分動箱,將其解體后,發(fā)現銅質合金的撥叉折斷了。分動箱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

  與普茨邁斯特機械(上海)公司聯系購買撥叉事宜,廠家無法提供現貨,只能向德國總部定購了,而且十天后才能到貨。為解燃眉之急,研究決定采用銅焊法將折斷的撥叉修復,首先將折斷的端面用砂輪機打坡口,用氣焊法將撥叉焊好,再用角磨機將多余的焊肉處理掉,再用砂紙等將其表面處理好,經過清洗處理后裝機,試車一切正常。一直使用了三年未再出現此類故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cj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