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29 10:2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4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
(1)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的六個工作階段
1)初步決策階段。是指自提出項目概念后到項目建議書獲得批復的過程。這一過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項目的立項可否確定,即決定項目“做不做”的問題,所以這一決策只是項目的初步決策。
2)設計準備階段。是指自獲得項目建議書批復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批復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將并行兩大類工作:一條線是項目功能需求(工藝設計)的詳盡論證,形成方案設計(工程方案)任務書,最終獲得多個可用的設計方案(工程方案);另一條線則是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最終經技術與經濟的綜合比選,在上述可用方案中確定最可行的設計方案(工程方案),從而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與批復,也就是決定了項目“怎么做”的問題。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是在前述初步決策的基礎上做出的進一步的審定性的決策,但這個決策也為項目的工程設計奠定了基礎,所以此階段亦被稱為設計準備階段。
3)設計階段。是指國際工程界習慣所稱的工程設計階段,因為按國際工程界的習慣與定義,項目的方案設計是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基礎部分,是設計準備階段的工作,不屬于工程設計的范疇,而工程設計的范圍僅包括初步設計及施工圖設計。
4)施工階段。是指從施工單位獲得施工圖紙,業(yè)主下達項目開工令開始,直至項目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完全過程,對工業(yè)項目而言,則是指從開工直至工業(yè)設備試車生產的過程。
5)動用前準備階段。是對工業(yè)工程項目施工后期的工業(yè)設備調試與試運行試投產的工作安排。
6)處于工程保修責任期的使用階段。此階段仍可被視為工程項目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在保修期結束后,項目將進入運營階段,此后即不再屬于工程建設項目,也脫離了項目的工作方式。
(2)項目管理各階段業(yè)主方承擔的主要項目管理工作內容。
教材P99以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為例,業(yè)主方主要項目管理的工作內容表3-4.
。3)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實施方式
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實施方式 | 業(yè)主方自設管理機構實施管理的方式 | 業(yè)主方自行設立隸屬于自己的管理機構,并將項目管理工作的主體部分由該機構承擔。實施此管理方式,業(yè)主須委托工程施工的監(jiān)理單位,由其獨立承擔監(jiān)理法規(guī)所界定的責任。在業(yè)主方不具備自行招標的規(guī)定條件時,還需要委托招標代理單位承擔項目招標采購的工作。 業(yè)主方采用此種管理實施方式,一般僅適用于三類情況:一是業(yè)主方常年進行工程建設項目投資,擁有穩(wěn)定的專業(yè)化的工程項目管理機構,具有所投資項目的管理經驗與能力;二是因投資項目較小、周期很短而較難委托專業(yè)項目管理;三是因保密等特殊情況。 |
業(yè)主方委托專業(yè)管理咨詢單位代理管理 | 業(yè)主方不設立專業(yè)的項目管理架構,只派出管理代表或監(jiān)管代表做項目的決策與監(jiān)督性工作,而將狹義管理工作的主體部分委托專業(yè)的管理咨詢單位承擔。在此方式下,重大事項的決策仍由業(yè)主方掌握,如業(yè)主指定分包工程的決標、簽約、工程款的支付等。而管理咨詢單位需要按委托合同的約定承擔管理責任,在違約情況下以管理費為基數(shù)承擔相應經濟賠償責任! | |
業(yè)主方與管理咨詢單位的一體化項目管理 | 業(yè)主方設有較小的管理機構,但不具有承擔相應項目的經驗、能力和規(guī)模,又無意解散自己的機構,可確定一家具有此類項目管理能力與經驗的管理咨詢單位派出管理團隊與業(yè)主方的管理機構合并辦公,共同管理項目。 采用此種實施方式的重大問題是,兩個管理團隊可能具有不同的企業(yè)文化、工資體系、工作系統(tǒng),機構的融合存在風險,雙方各自的管理責任也很難劃分清楚。 | |
由專業(yè)項目管理單位進行管理承包 | 基本分工方式與上述委托代理式管理相似,但管理咨詢單位不但承擔合同范圍的管理工作,而且還對合同約定的管理目標進行承包,即如不能實現(xiàn)管理目標,該管理咨詢單位承擔以管理承包額為基數(shù)的經濟處罰。如果項目總投資或工程總造價目標超支,則超出部分一般將由管理承包的咨詢單位承擔,但如果項目總投資或工程總造價有節(jié)余,該管理咨詢單位也將分享。 在管理承包的方式下,項目的合同體系將調整為以管理承包方為中心的體系,即全部的設計與施工合同均將由承包項目管理目標的管理咨詢單位與對方簽署,以與承包的法律責任體系相一致! | |
BOT、PPP等特殊的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實施方式 | 特指一些城市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在實行特許經營方式下的管理實施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政府將擬定的一些城市基礎設施工程項目交由專業(yè)的投資人投資建設,并在項目建成后授之若干年的特許經營權,使其通過運營收回工程投資與收益。其中投資人為私人(企業(yè))的,采用BOT方式;而投資人為政府與企業(yè)聯(lián)營的,采用PPP方式,在PPP方式下,政府承擔部分投資責任,但不參加運營與回收工程投資及收益。 在BOT、PPP投資和建設方式下,政府可通過DBB模式即傳統(tǒng)的施工總承包方式招標確定項目的投資人即特許經營權人,也可以通過EPC模式,即設計—采購—建造工程總承包方式確定項目的投資人即特許經營權人,多數(shù)情況下,投資人或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具有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的相應能力與資質,他們也將相應的建立自己的項目管理體系與機構,所以這類融資建設模式直接構成了項目管理的實施方式! |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